津门聚青商,共绘新图景——全国知名青商走进天津暨天津市青年商会换届大会观察
金秋十月,津沽大地层林尽染,海河之畔潮涌千帆。
10月19日至20日,一场以“天作之合·津彩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知名青商走进天津暨天津市青年商会换届大会,为这座兼具历史厚重与创新活力的城市注入了青春澎湃的动能。450名全国青年企业家齐聚渤海之滨,以实地考察感知产业脉搏,以换届传承凝聚发展共识,以深度对接共探合作新机。
传旗接力,民营经济“薪火永燃”
薪火相传,方能致远。在新老会长会旗交接仪式中,天津市青年商会换届仪式完成了新旧两届会长的交接。特变电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宏中从首届会长闫凯境手中接过象征责任与担当的会旗——这面旗帜不仅承载着天津青商6年的奋斗荣光,更开启了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回顾天津青商会6年发展征程,天津市工商联始终发挥“引航者”作用。从2009年首创“70后沙龙”这一青年企业家工作品牌,到2019年指导成立天津市青年商会,市工商联一直致力于凝聚青年企业家力量,将政治引领贯穿商会建设全过程。通过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家学习会”“政策解读沙龙”,组织青商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企业家深刻理解“两个毫不动摇”的重大意义,确保商会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与天津发展同步。
天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高度重视此次大会,全程参与活动的筹备和策划。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自大会召开前一日起,便将调研走访工作作为重点之一。不但亲自带队、深入一线,还与青年企业家展开高频次、深层次的交流,用实际行动传递出对青年企业家成长和区域产业发展的深切关怀与有力支持。
天津市工商联主席、市总商会会长娄杰在讲话中强调,希望天津市青年商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继续凝聚青年力量,希望天津市青年企业家全面加强“向上谋划”的战略定力、“向新提质”的变革魄力、“向优提升”的制度规范力、“向高攀登”的进取精神、“向海图强”的开放胸怀、“向善而行”的社会责任感,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天津青商力量。
而天津青商也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会员数量从38家增至200余家,构建起覆盖全域的“1+16”青商组织体系,连续获评全国“四好”商会、天津市“4A级社会组织”,会员企业累计捐赠款物超亿元,在抗疫、扶贫、民族团结等领域彰显了青年企业家的责任担当。
“我们始终以‘汇聚榜样、传承商道、追求卓越、影响未来’为使命,让青商成为民营经济的‘生力军’。”闫凯境在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发展理念,正是天津青商精神的生动注脚。
新当选的会长张宏中,既是天津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天津是我学成归国、安家落户、开启事业的港湾。”这份“天津情结”让他对青商的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我们要把商会打造成津门青年企业家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引导大家践行总书记‘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的嘱托,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中贡献青春力量。”
大会精心设计的传承单元,体现了天津市工商联对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的关注和思考。《传承有我天津青商》主题片,以“城市与青年共成长”为叙事主线,通过纪实镜头记录了天津工商文化、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变迁。四对不同类型嘉宾的访谈,在传统“子承父业”接班方式以外,赋予了新一代青年企业家成长更丰富的内涵和路径。“云瑶宇航天津青商号”卫星命名发布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颗以“天津青商”命名的卫星,不仅是对科技产业的致敬,更象征着天津青商“向高攀登”的雄心。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委员会轮值主席、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沈彬表示:“天津青商会正以开阔的视野、务实的行动,为城市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这与全联青委会‘凝聚青年力量、服务民营经济’的宗旨高度契合。全国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将始终是地方青商组织的坚强后盾。”
产城相融,青商逐梦“津彩舞台”
天津之所以能吸引全国青商齐聚,离不开其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与独特的区位优势。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青年企业家群体视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9月上合组织峰会在津举办后,不少企业家评价:“天津打开了世界级流量的入口。”这场国际盛会,不仅展现了天津的开放魅力,更凸显了其在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我们要让广大青年企业家在津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娄杰的承诺,道出了天津吸引企业扎根的密码。
这份“安心”,早已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江苏省青企联党支部书记、亨通集团总裁崔巍分享了企业在津的成长故事:“2023年,亨通旗下盟固利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天津宝坻区首家A股上市企业;滨海区的华海科技,更是全球领先的跨洋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些突破,是天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见证。”江苏省青企联与天津青商的合作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中互动频繁,更是“产城相融”的典型案例。
对于天津本地青商而言,这片土地更是他们成长的“沃土”。
“天津有厚重的产业基础、科教资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势,这与青年企业家敢闯敢试的冲劲、对新趋势的敏锐度和市场化的创新思维相得益彰。”南开区青商会会长、天津市金色巨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如是表示。
作为天津传统制造业企业代表,天津市青商会副会长、天津友发钢管集团第一分公司销售部部长李汉诚感叹:“这几年天津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给我们制造业企业提供了非常肥沃的成长土壤。希望大家多沟通、多合作,一起为天津的发展助力!”
河北区青商会会长、天津广丰大药房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迎在“青商行爱心动”青年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通过“结亲帮扶”带甘肃贫困学子走进天津、了解天津,“青商在做好企业的同时,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共同富裕贡献力量。”这份与城市共成长的情怀,是天津青商扎根发展的底气。
协同共赢,共谱发展“天作之合”
此次大会以“考察+换届+对接”模式,打破地域壁垒,推动全国青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武清区特变电工智慧产业园,“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让青海省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青海拓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宇眼前一亮:“大会的考察路线设计、政企对接匹配专业且贴合需求。天津在产业层面的优势可以充分和青海生态优势相结合,借青年企业家纽带可形成互联互通,跨区域合作空间广。”
高新区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创新平台的密集布局,让江苏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南京金箔控股集团董事长江楠感慨:“天津围绕‘制造业立市’战略,构建12条产业链,‘纲举则目张’的发展思路清晰,‘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协同优势,必将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正如大会主题“天作之合”所寓意:天津与全国青商的相遇,是城市发展与企业成长的“双向奔赴”,更是民营经济助力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此外,大会还实现了全面覆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全域参与;规格高、代表性强:20多位省级青商会会长亲自到场,港澳青商代表霍启刚因行程冲突专程发来祝贺视频;成果务实、对接深入,跨区域合作的种子已在大会期间悄然发芽。
湖南省青年商会会长、湖南高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毛铁说:“‘上青天’这个说法,我以前并不太清楚,这次才真正理解了天津在历史上的工业地位和扎实的化工基础。像中环资源循环这样的重点项目,我们都专门做了对接。”
北京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北京中加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博聪表示:“天津的科教资源与人才战略,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我们要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领域寻找新机遇。”
“天津在文化与数字化领域空间广阔,接下来计划与天津本地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企业进行合作。”全国工商联青委会副秘书长,红演圈科技集团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鲍啸峰谈道。此外,江苏金箔集团欲在津打造“金房子”文旅项目,湖南青商会与天津华北集团洽谈产业落地,沙钢集团与静海高盛企业洽谈建立供应链联系等。
协同不仅体现在区域间,更体现在商会内部的“抱团发展”:此次大会成立“绿色发展”“医药健康”“新兴消费”“走出去”四个专委会,聚焦不同领域精准服务,推动会员企业在细分赛道做精做专。
天津市青商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市同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翟冠林,自2019年商会成立之初任职至今,一路与商会并肩前行,堪称商会“老人”,在他看来商会发展要以务实为基、以合作为要,“活动搞得再热闹,如果只停留在活跃气氛上,那还是差点火候。我认为这次大会,既彰显了天津地域特色,又展现了在市委统战部与市工商联领导下天津青年企业家的精神风貌,更依托全国工商联平台,进一步放大天津的组织优势与资源链接能力,充分体现了全国青年企业家群体的整体活力与风采。”
“这是一个连接政府与资源的桥梁,同时也是一个助力成长的空间。感谢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为青年企业家们搭建了青商会这一宝贵平台。我们一定珍惜机会,不辜负各级部门的支持与期望。”河西区青商会会长、中民聚康(天津)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展恒波告诉记者。
海河汤汤,见证着天津的沧桑巨变;青商灼灼,照亮了民营经济的未来征程。站在“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的重要节点,天津青商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相关链接

微信公众号